吸入性肺炎

不幸地来说,吸入性肺炎是动物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且犬类感染这种疾病的概率远远高于猫类。吸入性肺炎一般是由于不慎吸入胃酸等化学刺激物,或是不慎吸入了污染液体和/或口咽部的致病菌,导致肺内微生物环境改变从而引起细菌感染。虽然动物们容易发生轻度的误吸事件,但机体正常的防御机制(如咳嗽,黏液纤毛的清除作用和免疫系统),可预防肺炎的发生。然而,这些防御系统一旦被破坏或负荷过大,就会导致感染的发生。某些患者甚至会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该病的预后十分差,通常需要通气支持。

动物们感染吸入性肺炎的易感因素有胃肠道疾病、食管疾病、神经系统性疾病、上呼吸道疾病和新近的麻醉手术。此外,雄性大型犬类更易感染吸入性肺炎。最近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显示麻醉后感染吸入性肺炎的患者大约有0~17%,而这些患者往往出现过反流,且大部分使用了氢化吗啡酮以进行诱导麻醉。有些吸入性肺炎的患者一开始并不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可能会延迟几小时甚至几天后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吸入性肺炎患者行体格检查时可有发热、虚弱、嗜睡、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力度加深、咳嗽、肺部听诊异常(有爆破音和/或呼吸音低)以及流涕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另一项近几年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仅有50%的吸入性肺炎患者可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而26%的吸入性肺炎患者在胸部听诊时肺部呼吸音为正常。因此,即使一些患者没有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症状,也要高度警惕这些患者是否感染了这种疾病。

大多数情况下,需结合患者肺部的影像学表现才能诊断吸入性肺炎。该病的鉴别诊断包括感染性支气管肺炎、肺部出血、肺部肿瘤、肺不张以及肺叶扭转。一般而言,上肺叶是吸入性肺炎的高发部位,但右肺中叶是该病最高发的部位。

如怀疑患者感染了吸入性肺炎,则可观察患者的左侧位胸片以便更好地观察患者右肺的浸润情况。临床上,经常会由于影像学所见的不同而修正病情阶段和/或严重程度的诊断。但如果患者是由于食管扩张、胃肠道阻塞、胰腺炎或其他疾病导致的呼吸道事件,则需要重新评估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图1是一名吸入性肺炎患者的右肺上叶浸润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图2是该患者24h后胸部的影像学表现。虽然一开始即对患者进行了积极的治疗,但由于疾病进展迅速,目前怀疑患者病情已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遂对其进行了机械通气,且在ICU治疗13天后才得以出院。

图1a.1b:吸入性肺炎患者的胸部前后位和左侧位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可见右肺上叶浸润

图2a.2b:该患者24h后复查的胸部前后位和右侧位的影像学表现,可见肺部浸润明显加重,需进行机械通气。注意图1的左侧位片中右肺的浸润情况比图2的右侧位片更加清楚。

诊断吸入性肺炎需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CBC)和血生化检查,但这两项检查往往没有特异性。CBC结果一般为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或个别患者表现为罕见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生化检查一般用于明确患者有无并发症或其他潜在疾病。对于一些特殊的患者,还需结合其他诊断性检查。

行气管灌洗液的细胞学检查和细菌培养有助于确诊吸入性肺炎,并明确其病原菌,以进行相应的抗微生物治疗。通过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或者通常行气管内或经气管冲洗可获得样本。在新近年的Sumner研究中,研究者采用深部口腔拭子(DOS)的方法来替代气管冲洗法(TW),以获取试验者的细菌培养。作者们发现在感染吸入性肺炎的成犬中,深部口腔拭子的细菌培养结果与气管冲洗的结果部分一致,因此认为DOS可作为不耐受TW患者的另一种检测方案。使用抗生素治疗可减少细菌的数量,但理论上来说,需在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出来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呼吸道细菌培养的结果一般含有多种细菌,其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和巴氏杆菌。其他呼吸道病原菌还包括葡萄球菌、支原体、克雷伯杆菌、假单胞菌、肠球菌和链球菌。多细菌的培养结果可能是由于患者误吸了口咽部和/或肠道内的细菌。最近一项研究(年的Epstein研究)显示有严重呼吸道症状(呼吸衰竭需要通气支持)患者体内的微生物更可能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因此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之前,这些患者应进行积极的抗微生物治疗。在研究人群的细菌培养结果中,98%对阿米卡星敏感,91%对亚胺培南敏感,而仅有35%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敏感,48%对恩诺沙星敏感。另外一项新近的研究(的Proulx研究)显示26%的吸入性肺炎患者在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时,至少会有1种细菌耐药。其中,前4周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的发生率更高,为57%。因此,对于一些最近使用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行呼吸道细菌培养,并慎重选择不同的抗生素。

在等待细菌培养结果时或者由于患者不耐受或经济条件限制无法取得呼吸道样本时,应启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另外,样本的细胞学检查可快速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对于一些临床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单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而对于一些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应采用联合疗法(例如青霉素强化疗法结合氟喹诺酮或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对于一些临床疗效不佳、新近有过抗生素治疗或已知为院内感染和有耐药性的患者需根据病情选择其他抗生素治疗。

一些只需口服抗生素的吸入性肺炎患者无需住院治疗,但需反复摄片以监测药物疗效。此外,在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消失后,仍应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两周。但大多数病情严重的患者需入院接受支持性治疗。尤其是一些发热的患者,这些患者更易发生不显性失水,导致机体脱水,因此需要行补液治疗,以维持患者所需水量,并维持灌注压。同时,也应避免静脉补液过量,因为它会引起急性炎症反应,而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此外,它也会导致肺间质水肿和低氧血症的恶化。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败血症的患者通常需要使用血管升压素来维持血液灌注。在最近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年的Tart研究)显示胶体治疗不利于吸入性肺炎患者的预后,其研究者认为胶体分子可穿过受损的肺泡上皮,从而导致肺内组织液积聚。然而,也有一种可能是,病情严重的患者更倾向于胶体疗法,而两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肺炎患者通常需要每日2~4次的呼吸道物理疗法,以帮助去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在治疗动物的吸入性肺炎时,一般行雾化治疗(滴注微水滴使之进入下呼吸道)和拍背疗法(一手抵在患者胸部,另一手有节律地拍打该手,以刺激患者咳嗽)。虽然在现有的研究中,这两种方法的效果并不明确,但在治疗动物吸入性肺炎时,一般都推荐使用这两种方法。然而研究表明抗生素的雾化吸入并无明确疗效,而且会刺激呼吸道;同时有些抗生素难以渗透入肺部,因而可能会导致抗生素的吸收不均匀。

患者是否需要给氧治疗可用主观方法或客观方法判断。无创性的血氧饱和度(SpO2)可用来评估患者体内含氧血红蛋白所占的比例。但是对于一些不配合的、粘膜染色的或心律失常的患者,很难准确测出其血氧饱和度。通常来说,给氧治疗对于SpO%的患者是非常有益的。动脉血气分析是另一种更为精确的评估体内氧气含量的测量方法,但这次方法是有创的,且需要特定的仪器。评估患者呼吸状况的主观方法也是十分有效的,包括检测患者呼吸频率和呼吸力度,以及观察患者的食欲和休息状况。给氧方式有多种,包括氧气笼、氧气面罩、鼻套管或导管、根据E型套圈设计的氧气罩和通过气管内导管给氧。给氧的初始浓度一般为0~40%,但可根据不同给氧方式和患者需求提高给氧浓度。然而一旦给氧浓度超过60%,可导致体内自由基聚集,从而引发中毒。另外,给氧时间应控制在24小时以内,甚至更短。对于一些严重呼吸道受损的患者一般采取机械通气的方式进行给氧。

有时,支气管扩张剂如特布他林或茶碱类药物可用于吸入性肺炎患者。理论上,这类药能缓解支气管痉挛,减少对气道的化学性损伤。然而支气管扩张剂也可能会抑制咳嗽反射,同时由于扩张气道而加剧低氧血症,从而增加对肺泡的损害,并增加死腔。另外,目前仍无研究表明支气管扩张剂对人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益。虽然从理论上说,糖皮质激素有利于减轻肺部炎症,但其免疫抑制作用不利于机体发挥抗细菌感染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糖皮质激素用于一些肺部并发的感染性疾病,如合并上呼吸道肿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其他对类固醇激素具有反应的疾病。吸入性肺炎患者一般禁止使用镇咳药物,因为它会阻碍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在一些病例中,口服或静脉输注n-乙酰半胱氨酸(乙酰半胱氨酸)可作为化痰使用,但雾化吸入这种药物可能会刺激气管,并引起支气管痉挛。吸入性肺炎患者一般禁止使用呋塞米,因为它会使肺内的感染物质干燥并残留在下呼吸道内。

对于一些有误吸高危因素的患者说来,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准备行全麻手术的患者需行快速诱导麻醉和气管插管,尤其是一些术前没有禁食的患者。一些研究表明,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可降低胃酸pH值,从而降低发生误吸时胃液对气管的化学性损害;而另一些研究则显示,人类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可能会增加细菌性肺炎的感染几率。研究证实术前12小时和麻醉当天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如胃复安可降低患者误吸的几率。如果患者出现了反流症状,需擦拭或吸出患者口腔内异物,同时拔除气管导管,同时保证导管上的气囊内仍有部分气体。术后应密切监测这些患者是否出现肺炎的征兆。另外,对于一些咽反射减退、吞咽困难和精神状态低迷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也会增加其误吸的概率。同时,声带麻痹患者(不管是否做过单侧杓状软骨手术)更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如果能快速诊断和治疗吸入性肺炎患者,那该病的预后情况相对较好。最近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经治疗后的吸入性肺炎患者的存活率约为82%。其中,患者的生存率与其影像学上受侵的肺叶数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不同疾病症状、细菌培养结果或治疗方案的患者的生存率之间无显著差异。









































鎴戝浗绉戝瀹跺彂鐜拌偪鐦ゅ厤鐤不鐤楁柊鏂规硶姒傚康
鐨鏂扮煡鍐呰剰鑲跨槫鐨勭毊鑲よ〃鐜板瓩寤?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ndw.com/qjxfyzz/2034.html


当前时间: